備前燒是「日本六大古窯」中最古老的窯爐,其代表性產地是備前市伊部地區,其特點是不上釉、不塗漆,而是在高溫下燒製。
2024.03.18備前燒的誕生與歷史

備前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墳時代。在鎌倉時代至桃山時代之間,須惠的製造方法發生了變化,並形成了現在的形態。
由於質地堅硬,不易破碎,它被廣泛用於茶具和茶道用具,並成為深受大眾喜愛的日常用品。至今仍深受人們喜愛,並於1982年被指定為日本的傳統工藝品。
2017年4月,以「令人愛上的六大古窯~土生土長的日本陶瓷產地」為名,被指定為日本遺產。
伊部,備前燒的發源地

備前燒的主要產地是位於岡山縣東南部的備前市伊部地區,這裡分佈著許多備前燒燒藝人經營的窯場和陶器店。
交通伊部地區,請從 JR岡山站赤穗約 40 分鐘,在 JR伊部站下車。
大多數陶器廠和備前燒相關設施都在 JR伊部站步行距離內,因此您可以輕鬆前往其中任何一家。
為什麼不參觀各種工作坊並尋找您最喜歡的陶器呢?
備前燒的特徵

備前燒是一種極其簡單的陶器,因為它不使用任何釉料(塗在無釉瓷器表面的化學物質)並且不進行繪製。
陶器在1200至1300度的高溫下燒製而成,其圖案由粘土的特性、窯爐的裝填方式、窯溫的變化以及燒製過程中使用的灰燼和木炭共同塑造。每件陶器的顏色和圖案都獨一無二,並賦予它們獨特的手工魅力。使用時間越長,它們就越能展現出獨特的個性。
備前燒的特色:窯變
窯變是指燒成後,器物在窯內發生的顏色變化,而備前燒燒在燒成後,會呈現出獨特的土色。這正是備備前燒魅力的轉捩點。
作品的顏色和圖案將根據其在窯中的位置和燒製條件而變化。
請嘗試尋找您最喜歡的圖案。
芝麻

用於燒製的松木柴燒成灰燼後,會附著在作品上,使其看起來像撒了芝麻的圖案,因此得名「芝麻」。如今,人們有時會在燒製前故意在作品上覆蓋一層灰燼,就像撒了芝麻一樣。作品的顏色和圖案多種多樣,包括白色和黃色。
碼頭

「sankiri」中的「san」指的是窯壁。灰燼容易堆積在窯壁上,當作品被放置在那裡時,就會被灰燼掩埋。沒有直接暴露在火中的部分會被煙熏,發生化學變化,呈現出獨特的灰藍色到黑褐色的顏色。
猩紅色腰帶

它被稱為 hi-dasuki,因為它的顏色類似於鮮紅色(猩紅色)的腰帶。
這個模型其實是用稻草做的。稻草原本是用來包裹陶片,防止它們在窯中粘連的,但現在也被用作模型了。
淺棕色的底色點綴著赤、棕色和朱紅色的線條,形狀像腰帶,更顯迷人。
備前陶器備前燒

*每年十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和前一個星期六舉行
這是一項全鎮性的大型活動,每年吸引來自全國各地數以萬計的人們前來參加,他們可以以 20% 的折扣購買備備前燒藝術家的作品,還可以買到便宜貨和折扣商品。
JR伊部站周邊的道路被改造成步行區,在這裡不僅可以購買各種各樣的備前燒,還可以享受火祭、遼舞、品嚐當地美食等各種活動。
本記事的資訊基於筆者當時的調查和撰寫。文章發佈後,產品或服務的內容和價格可能會有變更,在使用時請再次事前確認。
此外,記事內可能包含分潤與廣告連結,在購買或預訂產品之前,請謹慎考慮。
本頁面部分為自動翻譯。